褶皱_褶皱的拼音

       现在,请允许我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褶皱的相关信息,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褶皱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1.褶皱的意思解释

2.褶皱的读音

3.皱褶的意思解释

4.褶皱怎么写

5.褶皱的几何分类

褶皱_褶皱的拼音

褶皱的意思解释

       褶皱的意思: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压力而形成的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皱纹。

       近义词:

       皱褶:褶皱。指衣物上折迭的纹路。例:他头戴草帽,黧黑的两颊深陷进去,满脸深深的皱纹和衣服皱褶连成一片。那是一件洗得发白的旧上衣,并且纽扣没有一个是相同的。

       褶子:(衣服上)经折叠而缝成的纹;(衣服、布匹、纸张等上面)经折叠而留下的痕迹;皮肤上的皱纹。例:管谁叫阿姨,满脸褶子还卖萌。

       折皱:皱纹。例:红红的脸颊上布满了摺皱。

       反义词:

       光滑:物体表面平滑细腻。例:西瓜圆圆的和皮球一样大小。西瓜先是淡绿色,然后变成深绿色,最后变成光滑的墨绿色。

例句:

       1、秋风吹过,一湖的褶皱掀起沉睡记忆之底的往事,站立秋的深处将心灵释放,微闭颤幽的眸,秋是燃烧起来火焰的颜色,每一片颜色紧紧贴着秋的根部向遥渺的空际探寻。

       2、如果穿一件线头和褶皱很多的套装去面试,会给人留下不拘小节的印象,也会让整个人的状态大打折扣。

       3、那双打我的大手褶皱了,那辆载我的车陈旧了,那声竭斯的怒吼变弱了,爸爸您老了可儿长大了,我要用我有力的双手搀扶您,用那辆破旧的车载着您,至于那声嘶吼该发出“父亲”的声音。

       4、千百朵玫瑰在时间中褶皱,褪色。千百句温柔的蜜语在时间中淡忘,消逝,只有我对你的爱在时间中不变,永驻。

       5、一起度过那段难忘的岁月,满布回忆的褶皱,多年后依然津津乐道的人,和与他们一起发生的那些津津乐道的事。

褶皱的读音

       根据褶皱形态及其伴生构造所反映的褶皱形成过程,以及在形成过程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和应变的分布情况,并结合模拟实验进行理论分析,可将褶皱形成机制分为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剪切褶皱作用及柔流褶皱作用。

       1.纵弯褶皱作用

       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力的作用而发生褶皱,称为纵弯褶皱作用。地壳水平运动是造成这种作用的地质条件。地壳中大多数褶皱是纵弯褶皱作用形成的。图4-28表示单层纵弯褶皱作用。在结构均一的单层板状材料的侧面上画上几排小圆,平板发生纵弯曲变形后小圆形态的变化反映了褶皱内部应变情况。从原来的小圆变为椭圆的分布说明弯曲层外凸的一侧受到平行于弯曲面的引张而拉伸,内凹一侧则受到挤压而压缩,二者之间的一排小圆表示了一个既无拉伸也无压缩(无应变)的中和面(图4-29A)。拉伸应变与压缩应变分别向中和面逐渐减小。随着弯曲加剧和曲率的增大,中和面的位置逐渐向核部迁移。

       图4-28 单层纵弯曲的应变分布

       (据B.E.Hobbs,1971)

       图4-29 单层纵弯曲的应变状态及内部小构造

       (据M.P.Billings,1947)

       当单一岩层或彼此粘结很牢成为一个整体的一套岩层受到侧向挤压形成纵弯曲时,在不同部位可能产生一系列有规律分布的内部小构造。如岩层韧性较高,外凸侧会因拉伸而变薄,内凹侧则因压缩而变厚(图4-29B);如为较脆性的岩层,在外凸侧常产生与层面正交、呈扇状排列的楔形张节理或小型正断层,而在内凹侧因压缩而产生逆断层(图4-29C);或在一定条件下(如微层理发育)内凹侧可能发生小褶皱(图4-29D)。

       当一套层状岩石受到顺层挤压时,层面在形成褶皱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致岩层常通过下列两种方式形成褶皱,一种方式是弯滑作用,另一种方式是弯流作用。

       (1)弯滑作用

       这种作用指一系列岩层通过层间滑动而弯曲成褶皱的作用。纵弯褶皱作用引起弯滑作用的主要特点是:

       1)各单层有各自的中和面,而整个褶皱没有统一的中和面。各相邻褶皱面保持平行关系,各岩层的真厚度在褶皱的各部位基本一致,故纵弯曲引起的弯滑作用往往产生平行褶皱(图4-29A),即ⅠB型褶皱(图4-18)。

       2)纵弯褶皱作用引起的层间滑动是有规律的,一般背斜中各相邻的上层相对向背斜转折端滑动,各相邻的下层则相对向相反方向,即向相邻向斜的转折端滑动(图4-30)。由于层间滑动作用,一方面强硬岩层,在翼部可能产生旋转剪节理、同心节理(图4-31)及层间破碎带等,且在滑动面上留下与褶皱枢纽近直交的层面擦痕(图4-32);另一方面,由于两翼的相对滑动,往往在转折端形成空隙,造成虚脱现象,此时如有成矿物质填充则形成鞍状矿体(图4-33)。

       图4-30 纵弯褶皱的弯滑作用

       原为垂直层面的直线,弯曲后发生错位所反映的层间滑动特点

       图4-31 弯滑褶皱中的节理

       图4-32 弯滑褶皱中发育的层面擦痕

       3)当两个强硬岩层之间夹有层理发育的韧性岩层的条件下,发生纵弯褶皱作用,则会在层间滑动的力偶作用下,使薄层韧性岩层发生层间小褶皱。位于主褶皱翼部的层间小褶皱多为不对称褶皱(图4-34),小褶皱的轴面与其上、下相邻的主褶皱面所夹锐角指示其相邻层的相对滑动方向。除平卧褶皱和翻卷褶皱外,可以根据上述层间滑动规律来判断岩层顶、底面,从而确定岩层层序是正常的或倒转的以及背斜和向斜的位置(图4-35)。

       (2)弯流作用

       纵弯褶皱作用指岩层弯曲变形时,不仅发生层间滑动,而且某些岩层的内部还出现物质流动现象。上、下层面对褶皱层内物质的流动起着控制作用。纵弯褶皱的弯流作用的主要变形特征是:

       1)层内物质的流动方向,自受压的翼部流向转折端,岩层在转折端部位不同程度地增厚,翼部相对减薄,从而形成Ⅱ类相似褶皱或Ⅲ类顶厚褶皱(图4-18)。

       2)当软岩层与硬岩层互层,受到顺层挤压时,硬岩层难以发生流动,仍形成平行褶皱(IB型褶皱),而软岩层易于流动,填充了由于层间滑动形成的虚脱空隙,从而形成与硬岩层褶皱形态不同的顶厚褶皱(图4-36)。

       3)当硬岩层中夹有一大套层理发育相对易流动的韧性岩层时,物质的流动并不顺其微层理发生层间差异流动,而是在主褶皱的翼部和转折端形成从属褶皱。这些从属褶皱显示了层内物质向转折端流动的特征(图4-37)。

       图4-33 弯滑作用在转折端形成的虚脱现象和鞍状矿体

       图4-34 纵弯褶皱的弯滑作用形成的层间小褶皱

       (据E.W.Spencer,1977)

       箭头表示顺层滑动方向

       图4-35 利用纵弯褶皱中的层间小褶皱确定岩层产状正常或倒转,以及背斜、向斜位置

       (据M.P.Billings,1947)

       a—直立岩层;b—正常倾斜岩层;c—倒转岩层

       图4-36 砂岩、页岩组成的褶皱

       注:砂岩成平行褶皱,页岩成顶厚褶皱;点线为砂岩;断线为页岩

       图4-37 桂林甲山倒转褶皱及其中的从属褶皱

       石灰岩形成倒转褶皱,其间泥灰岩形成从属褶皱

       4)在侧向挤压下软岩层发生强烈层内流动,可产生线理、劈理或片理(兼有变质作用)等小构造;如其间夹有脆性薄岩层,还可形成构造透镜体和无根褶皱等(图4-38)。

       2.横弯褶皱作用

       岩层受到和层面垂直的外力作用而发生的褶皱,称为横弯褶皱作用。地壳差异升降运动,岩浆或岩盐的底辟作用以及同沉积褶皱作用所形成的褶皱都属于横弯褶皱。与纵弯褶皱作用相比,这种褶皱作用是较为次要的。

       横弯褶皱作用也会引起弯滑作用和弯流作用,但是,它们与纵弯褶皱作用有明显的不同,其特点如下:

       图4-38 弯流褶皱的内部构造

       ①厚层硅质灰岩;②炭质板岩夹薄层硅质灰岩;③顺层流劈理;④顺层剪裂面;⑤张节理;⑥由硅质灰岩形成的构造透镜体;⑦翼部剪节理;⑧反扇形流劈理

       (1)横弯褶皱的岩层整体处于拉伸状态,一般不存在中和面,其应力迹线如图4-39所示。

       (2)横弯褶皱作用往往形成顶薄褶皱(即IA型褶皱),尤其由于岩浆侵入或高韧性岩体上拱造成的穹隆更是如此(图4-40),在这种情况下,顶部不仅因拉伸而变薄,而且还可能造成放射状断裂或同心圆状环形断裂,如为矿液充填,就会形成放射状或环状矿体。

       (3)横弯褶皱作用引起的弯流作用使岩层物质从弯曲的顶部向翼部流动,易于形成顶薄褶皱。韧性岩层在翼部由于重力作用和层间差异流动可能会形成轴面向外倾倒的层间小褶皱,其轴面与主褶皱的上、下层面的锐夹角指示上层顺倾向滑动,下层逆倾向滑动(图4-40)。

       图4-39 横弯褶皱中的应力迹线

       (据马瑾等,1965)

       图4-40 横弯褶皱作用引起的弯流作用

       (据J.D.Dennis,改绘)

       虚线代表σ1,点线代表σ3

       注意层间小褶皱轴面产状正好与纵弯滑引起的层间小褶皱轴面产状相反。1—弧形隆起基底;2、3、4—泥质岩层

       3.剪切褶皱作用

       剪切褶皱作用又称滑褶皱作用,这种作用使岩层沿着一系列与层面不平行的密集劈理面发生差异滑动而形成“褶皱”(图4-41)。原始层面(S0)在这种褶皱作用中已不起控制作用,只是反映滑动结果的标志,故这种褶皱作用又称为被动褶皱作用。

       剪切褶皱作用的主要特点是:

       (1)在横剖面上平行轴面(也是滑动面)方向所量得的褶皱不同部位的层的“厚度”都基本相等,故剪切褶皱作用形成褶皱为典型的相似褶皱(图4-41)。

       (2)剪切褶皱作用所形成的褶皱并非岩层面真正发生了弯曲变形,而是层面沿密集的平行劈理或片理面发生差异滑动而显现出弯曲的外貌(图4-42)。

       图4-41 剪切褶皱作用形成的相似褶皱

       (据E.S.Hills)

       大箭头示剪切作用方向;小箭头示平行轴面量的“厚度”

       图4-42 剪切褶皱作用模式图

       (3)垂直轴面方向岩层的长度,在褶皱前与褶皱后保持不变,如图4-41,OL=O′L′。

       (4)剪切褶皱作用形成的褶皱是岩层沿剪切面差异滑动结果,所以在褶皱轴面两侧的相对剪切方向是相反的(图4-42)。

       在变质岩中劈理和片理特别发育,因此,剪切褶皱作用多发生在变质岩区。它往往使层理或前期的劈理、片理错动成锯齿形或其他形态的褶皱。

       4.柔流褶皱作用

       柔流褶皱作用是指高韧性岩石(如岩盐、石膏或煤层等)或岩石处于高温高压环境下变成高韧性体,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发生类似于粘稠流体的流动变形,从而形成复杂多变的褶皱。如盐丘构造的底辟核的膏盐层就是一种形态复杂的柔流褶皱(图4-20)。变质岩或混合岩化的岩体中有些长英质脉岩受力流变而成的肠状褶皱(图4-43),也是一种柔流褶皱。肠状褶皱在深变质岩中是很普遍的一种构造现象。这类肠状褶皱或者是早期侵位的岩脉在围岩发生变形和变质过程中发生流变而形成;或者是在强烈变形时期,贯入到褶皱岩层中的脉岩,后来又与围岩一起变形而成。

       应当指出的是,柔流褶皱作用与上述受层理控制的弯流褶皱作用常有互相过渡的现象,如有些煤层经受强烈的弯流褶皱作用时,煤层发生柔流,突破层面的限制,在局部地段形成肠状褶皱,造成煤层在一处变厚,在另一处变薄或尖灭现象(图4-44)。在煤矿勘探、开采中应注意这个问题。

       图4-43 肠状褶皱

       图4-44 萍乡青山矿5-6线剖面

皱褶的意思解释

       褶皱的读音是zhě zhòu。

名词简介:

       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褶皱虽然改变了岩石的原始产状,但岩石并未丧失其连续性和完整性。

       褶皱是一个地质学名词,褶皱是岩石中的各种面(如层面、面理等)受力发生的弯曲而显示的变形。它是岩石中原来近于平直的面变成了曲面的表现。形成褶皱的变形面绝大多数是层理面;变质岩的劈理、片理或片麻理以及岩浆岩的原生流面等也可成为褶皱面。

形态分类:

       以在与褶皱轴相垂直的正交剖面上的形态进行划分。根据组成褶皱的岩层厚度变化或各层的曲率变化,利用层的等斜线型式来表示。等斜线即同一翼的相邻褶皱面上其切线倾角相等的切点的联线。

组合形式:

       在同一次构造变形中形成的有成因联系的一系列背斜和向斜组成有规律的几何型式。褶皱的组合型式是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形时的温压条件和组成褶皱岩层性质的综合反映。代表性的组合型式有3种:阿尔卑斯式褶皱,又称全形褶皱。

       由一系列线状褶皱组成褶皱带,所有褶皱的走向与褶皱带走向基本一致,背斜向斜连续波状的同等发育,不同级别的褶皱组合成巨大的复背斜和复向斜。侏罗山式褶皱,又称过渡型褶皱。由一系列近于平行而间隔的褶皱组成,背斜和向斜的发育程度不同。

形成机制:

       纵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顺层挤压作用而形成褶皱。一般认为岩层在褶皱前处于初始的水平状态,所以纵弯褶皱作用是地壳受水平挤压的结果。岩层间的力学性质差异在褶皱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如岩系中各层力学性质很不一致,则在顺层挤压下,强硬层就会失稳而发生正弦曲线状弯曲,形成等厚褶皱。

褶皱怎么写

       褶皱的意思是:

       1.[wrinkle]∶皱纹。

       2.[fold]∶褶痕,即岩石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波状弯曲。

       皮肤上的皱纹,例如:他毕竟老了,额上都起了褶皱。

       褶皱是一个地质学名词,褶皱是岩石中的各种面(如层面、面理等)受力发生的弯曲而显示的变形。它是岩石中原来近于平直的面变成了曲面的表现。形成褶皱的变形面绝大多数是层理面;变质岩的劈理、片理或片麻理以及岩浆岩的原生流面等也可成为褶皱面;有时岩层和岩体中的节理面、断层面或不整合面,受力后也可能变形而形成褶皱。

       因此,褶皱是地壳上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 它在层状岩石中表现得最明显。有些褶皱的形成就像用双手从两边向中央挤一张平铺着的报纸。报纸会隆起,隆起得过高以后,顶部又会弯曲塌陷。这就说明了两种力对褶皱形成的作用。一是水平的压缩力,一是其自身的重力。另外,褶皱也并不都是向上隆起,褶皱面向上弯曲的称为背斜;褶皱面向下弯曲的称为向斜。

       一般褶皱很少由一种力量而形成,往往是多种力量造成的。有些褶皱并不明显,有些褶皱很显著。它们的大小也相差悬殊,大的绵延几公里甚至数百公里,小的却只有几厘米甚至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很多大的褶皱顶部因为表面被风化侵蚀掉而露出岩石的剖面,这样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褶皱的样子。

褶皱的几何分类

       汉字 皱

       读音 zhòu

       部首 皮

       笔画数 10

       笔画名称 撇、横撇/横钩、横折、横、横、横撇/横钩、撇、竖、横撇/横钩、捺

       1. 褶皱的位态分类

       里卡德 (M. J. Rickard,1971) 在总结前人关于褶皱产状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褶皱轴面倾角和褶皱枢纽产状的关系,以横坐标表示轴面倾角,纵坐标表示枢纽的倾伏角,将褶皱分为 7 种主要类型 (图10-13) :

       1) 直立水平褶皱 (图10-13Ⅰ区) : 轴面近于直立 (倾角 80° ~ 90°) ,枢纽近于水平(倾伏角 0° ~ 10°) 。

       图10-13 褶皱的位态分类

       2) 直立倾伏褶皱 (图10-13Ⅱ区) : 轴面近于直立 (倾角 80° ~ 90°) ,枢纽倾伏角为10° ~ 80°。

       3) 倾竖褶皱 (图10-13Ⅲ区) : 轴面和枢纽均近直立 (倾角和倾伏角均为 80° ~ 90°) 。

       4) 斜歪水平褶皱 (图10-13Ⅳ区) : 轴面倾伏角为 10° ~ 80°,枢纽近于水平 (倾伏角0° ~ 10°) 。

       5) 平卧褶皱 (图10-13Ⅴ区) : 轴面和枢纽均近于水平 (倾角和倾伏角均为 0° ~10°) 。

       6) 斜歪倾伏褶皱 (图10-13Ⅵ区) : 轴面倾斜 (倾角 10° ~ 80°) ,枢纽也倾伏 (倾伏角 10° ~80°) ,但二者倾向和倾角均不一致。

       7) 斜卧褶皱 (图10-13Ⅶ区) : 轴面倾角和枢纽倾伏角均为 10° ~ 80°,而且二者倾向基本一致,倾斜角度也大致相等,即枢纽在轴面上的侧伏角为 80° ~90°。

       里卡德的褶皱产状分类具有以下特点:

       1) 比较正确地反映了褶皱在三维空间的形状和产状特征,避免了从二维空间对褶皱的观察描述可能出现的片面性,如可能把斜卧褶皱 (重斜褶皱) 在横剖面上的效应误当成 “平卧褶皱”。

       2) 褶皱产状分类三角网图可以表示出所有可能存在的褶皱产状类型。三角网图(图10-13) 上所划分的 7 个区,分别代表上述七大褶皱类型的产状变化范围。图上各区的范围大小,也大致反映了该类褶皱在自然界出现的几率大小及其过渡类型的一般变化规律。如Ⅵ区范围最大,表明斜歪倾伏褶皱是地壳中最常见的一类褶皱,它的产状变化也最大。又如,直立倾伏褶皱 (Ⅱ区) 、倾竖褶皱 (Ⅲ区) 与斜卧褶皱 (Ⅶ区) 之间有一个重叠小区 (轴面倾角和枢纽侧伏角均 80° ~90°,枢纽倾伏角为 70° ~80°) ,是三类褶皱的过渡类型区,投在这个区间的褶皱可根据其产状最接近的一类褶皱来命名 (描述与图形不符) 。

       3) 将一个地区 (特别是变质岩区) 的诸褶皱按产状一一投到三角网上后,易于观察该区褶皱产状及类型的变化规律。

       2. 褶皱的理想几何形态分类

       范海斯 (C. R. Van Hise,1896) 根据褶皱层的厚度变化及各层之间的几何关系,将褶皱分为平行褶皱和相似褶皱两种典型的几何类型 (图10-14) 。

       1) 平行褶皱: 平行褶皱 (parallel fold) 又称同心褶皱 (concentric fold) 。这种褶皱的各岩层成平行弯曲,同一岩层垂直其层面量出的厚度在褶皱的各个部位是基本一致的,而平行轴面量出的 “厚度”在褶皱不同部位则变化很大。弯曲的各层要保持各自厚度不变,必须具有一个共同的曲率中心。向外弧方向曲率变小,褶皱变平缓; 向内弧方向曲率逐渐变大,岩层褶皱紧闭或成尖棱褶皱,进而逐渐变缓而在深处消失,或者其中薄层软弱岩层形成复杂小褶皱和逆冲断层。平行褶皱通常发育于岩性较一致的强硬岩层和地壳较浅构造层次中。

       2) 相似褶皱: 相似褶皱 (similar fold) 是指褶皱中岩层成相似弯曲,即各褶皱层的曲率半径基本相等,这种褶皱没有共同的曲率中心,故褶皱形态在一定深度内保持不变。其同一岩层的真厚度在翼部变薄,在转折端变厚,而平行轴面量出的 “厚度”,在褶皱各部位大致相等。相似褶皱常发育于软弱岩层中,出现在中地壳及部分较深构造层次。

       图10-14 平行褶皱和相似褶皱

       上述的平行褶皱和相似褶皱只是自然界褶皱几何形态特征决然相反的两个典型的类型。实际上,它们之间有一系列过渡类型。为了研究这些褶皱的几何特征,兰姆赛(J. G. Ramsay,1967) 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褶皱几何分类方案。

       3. 兰姆赛的褶皱几何分类

       兰姆赛褶皱分类的基本依据是褶皱横截面 (即垂直于枢纽的褶皱剖面) 上褶皱层的等倾斜线 (dip isogons) 型式和厚度变化参数所反映的相邻褶皱面的曲率关系。

       等倾斜线是指褶皱层的上、下褶皱面倾角相等的切点的连线,其作法如下:

       1) 在垂直褶皱枢纽的照片 (即顺枢纽倾伏拍摄的照片) 或从地质图上作出的横截面图,用透明纸描绘出各褶皱面的弯曲形态,并准确地画出轴面 (轴迹) 和实地的水平线;

       2) 在绘好的褶皱层横截面图上,以标出的水平线为基准,按每间隔一定角度 (如以10°间隔,即 0°,10°,20°…) 的倾角在褶皱层上、下层面上各作一系列倾角值的点的切线;

       3) 用直线将上、下层面上等倾角的切点联结起来,就是等倾斜线,其间隔也可以取大于或小于 10°,如以 20°或 5°为间隔,这要视褶皱层厚度的变化情况和要求精度而定。

       兰姆赛根据上述原则将褶皱分为三类五型 (图10-15) :

       Ⅰ类: 褶皱的等倾斜线向内弧呈收敛状,内弧曲率总是比外弧大,故外弧倾斜度总是小于内弧。根据等倾斜线的收敛程度 (图10-15) ,可细分为 3 个亚型:

       ⅠA型: 等倾斜线向内弧呈强烈收敛,各线长短差别极大,内弧曲率远比外弧大,为典型的顶薄褶皱;

       ⅠB型: 等倾斜线也向内弧收敛,并与褶皱面垂直,各线长短大致相等,褶皱层真厚度不变,内弧曲率仍大于外弧,为典型的平行褶皱;

       ⅠC型: 等倾斜线向内弧轻微收敛,转折端等倾斜线比两翼附近略长,反映两翼厚度有变薄的趋势,内弧曲率略大于外弧,这是平行褶皱向Ⅱ类相似褶皱过渡的型式。

       Ⅱ类 (型) : 等倾斜线互相平行且等长,褶皱层的内弧和外弧的曲率相等,即相邻褶皱面倾斜度基本一致,为典型的相似褶皱。

       图10-15 褶皱的兰姆赛分类(据 J. G. Ramsay,1967)

       Ⅲ类 (型) : 等倾斜线向外弧收敛,向内弧撒开呈倒扇状,即外弧曲率大于内弧,为曲形的顶厚褶皱。

       在不同岩性层组成的褶皱中,各褶皱层常具有不同的褶皱形态,从而在剖面上出现等斜线的折射现象 (图10-16) 。

       图10-16 褶皱等斜线折射的现象(据 《地质构造形迹图册》,1978)

       图10-17 某复杂褶皱层的正交剖面及其等斜线(据 J. G. Ramsay,1967)

       自然界中,多数褶皱都可归属于上述基本类型之中,但也存在着更为复杂的褶皱类型。如图10-17,邻近枢纽的等斜线是撒开的,属Ⅲ类,翼部的等斜线是收敛的,属 I 类,但曲率却不符合上述三种基本类型,因此,不能将这一类褶皱简单地归入某一类。

       好了,今天关于褶皱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褶皱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褶皱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