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蝶恋花》_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尽力为大家解答关于苏轼《蝶恋花》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关于苏轼《蝶恋花》的话题,我们开始讲解吧。

1.苏轼的《蝶恋花》的内容?

2.苏轼《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原文及翻译赏析

3.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原文及翻译赏析

4.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5.人生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什么意思

6.苏轼《蝶恋花》全文赏析

苏轼《蝶恋花》_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苏轼的《蝶恋花》的内容?

       苏轼《蝶恋花》赏析

       蝶恋花①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②,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③。

       ① 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贬所,甚或更早。

       ② 柳棉,柳絮。

       ③ 悄,消失。多情,指墙外行人。无情,指墙里佳人。

       这是一首感叹春光流逝、佳人难见的小词,词人的失意情怀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于此亦隐隐透出。

       上片写春光将尽,伤春中隐含思乡情怀。首句“花褪残红青杏小”,既点明春夏之交的时令,也揭示出了春花殆尽、青杏始生的自然界新陈代谢的规律,虽是写景,却仍蕴含思理。“燕子”二句,既交带了地点,也描绘出这户人家的所处环境,空中轻燕斜飞,舍外绿水环绕,何等幽美安详!“人家”二字,为下片的“墙里佳人”的出现,作了暗示和铺垫。“枝上”二句,先抑后扬,在细腻的景色描写中传达出词人深挚旷达的情怀。柳絮漫天,芳草无际,最易撩人愁思,着一“又”字,见得谪居此地已非一载矣。“天涯何处无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说天涯到处皆长满茂盛的芳草,春色无边,实则化用《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之意,谓只要随遇而安,哪里不可以安家呢?“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和蒋夔寄茶》)。在后来的贬谪海南时期,作者又高唱着“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其二);“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均是在思乡的伤感中蕴含着随遇而安的旷达。

       下片抒写闻声而不见佳人的懊恼和惆怅。“墙里秋千”三句,用白描手法,叙写行人(自己)在“人家”墙外的小路上徘徊张望,只看到了露出墙头的秋千架,墙里传来女子荡秋千时的阵阵笑声。词人至此才点出自己的身份是个“行人”,固然是指当下自己是这“绿水人家”墙外的过路人,但也有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夫》)的含义在内的。上片的“天涯”如果是隐指惠州远在天涯海角,则此处的与佳人一墙之隔而莫通款愫,不也是咫尺天涯吗?尾二句是对佳人离去的自我解嘲。行人自知无法看到墙内佳人的身姿容貌,只想再驻足聆听一会儿,孰料佳人此际已荡罢秋千离去,尚不知墙外还有一个多情的行人,这怎不令人懊恼呢!此二句极有理趣,盖佳人之“无情”,乃因不知有墙外“多情”行人之存在也,而世间带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人世多错迕”之事,又何止此一件呢?词人一生忠而见疑,直而见谤,此际落得个远谪岭南的下场,不也正是“多情却被无情恼”吗?作者嘲笑自己的多情,也就是在嘲笑那些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的命运,在笑一切悲剧啊!

       全词构思新巧,奇情四溢。写景、记事、说理自然,寓庄于谐,语言回环流走,风格清新婉丽。清人王士禛认为:“‘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花草蒙拾》)。这正是作者韶秀词风的体现。《词林纪事》卷五引《林下词谈》云:“子瞻在惠州,与(侍姬)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者,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政悲秋,而汝又伤春矣’。”朝云的悲泣,是因为她体味到了其中所包含的旷达与感伤相杂的情怀。此词在旨趣上与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相近,均是用“香草美人”的手法抒发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心情。然而在悲苦失意中又含蕴着乐观旷达,这种精神是贺词中所没有的。苏轼人格和作品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苏轼《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原文及翻译赏析

       宋·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清·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清·王国维《蝶恋花》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 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 朱颜辞镜花辞树。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汤显祖《牡丹亭·蝶恋花》

       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原文及翻译赏析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原文: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翻译及注释

        翻译 昨夜的秋风好似来自万里之外的家乡。月亮攀上了寝息之所的帷帐,冷气透入人的衣袖。在异乡作客的我抱着被子愁得睡不着觉。更哪能忍受漏壶一滴滴的声音,越发觉得长夜漫漫。寄居他乡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梦里醒来凄绝伤神,一觉醒来满面都是相思的泪水。衣带渐渐宽松,不为别的什么。只为新到的书信,又平添了许多憔悴。

        注释 1屏帏:屏,屏风;帏,床帐。2衣袂:衣袖。3衾:被子。4玉漏:古代计时器。长如岁:度夜如年。5衣带渐宽:指人因忧愁而消瘦。6新书:新写的信。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赏析

        此词写的是一个「愁」字。

        为何而愁?乍看是秋风冷月触动了离人的乡愁。秋风、明月是容易触发乡愁的,不过读完全词才知道几乎被词人瞒过,原来激发词客乡愁的,并非秋风明月,而是思妻之愁。

       

        其愁若何?答曰:」有客抱衾愁不寐「 。「羁舍留连」、「梦断魂销」、「衣带渐宽」,都是写愁,但都不如「抱衾不寐」深刻形象。

        「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中「长如岁」三字又生动地表现出词人对与妻子相见的期盼,怨时间过得太慢。「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这里用「相思泪」来抒写思妻之情。

        「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此句尤为抒写了羁旅思妻的感伤情怀,为相思而憔悴消瘦。「新书报我添憔悴」,妻子近日来信,说她因思「我」而一天比一天憔悴!说月能「冷透人衣袂」,说「玉漏长如岁」,是无理的,但却合情。另有龙注引简文帝诗,仅出「衣带宽」意,没有联系两句词的上下文意笺释。按此处词意当从柳永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中脱化而出,况且,「衣带渐宽」、「憔悴」等字面也有关连。

        月冷、夜长,用今天美学术语来解释,是一种移情作用。文学大家其风格是多样化的。苏轼写豪放词,亦间写婉约词,此词风格即属于后者。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创作背景

        此词《总案》与《编年录》失载,朱本、龙本未编年。考公凡秋中为客者七,惟元丰八年乙丑(1085)由常州赴登州,九月经楚州遇大风一次,最与此词相符。《文集》卷五五《与杨康公三首》其三写于赴登州途中,云:「两日大风,孤舟掀舞雪浪中,但阖户拥衾,瞑目块坐耳。杨次公惠酝一壶,少酌径醉。醉中与公作得《醉道士石诗》,托楚守寄去,一笑。某有三儿,其次者十六岁矣,颇知作诗,今日忽吟《淮口遇风》一篇,粗可观,戏为和之,并以奉呈。」又,《文集》卷七一《书遗蔡允元》:「仆闲居六年,复出从士。白六月被命,今始至淮上,大风三日不得渡。」这与词中「秋风来万里」、「羁舍留连」甚合,故编元丰八年乙丑(1085)九月,作于楚州。邹王本从之。

        诗词作品: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诗词作者: 宋代 苏轼 诗词归类:思乡、婉约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原文:

        雨霰疏疏经泼火。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

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翻译及注释

        翻译 经历了一场桃花雨之后,又下了疏稀的雨夹雪。清明节还未到,街坊中的秋千荡起来了。杏子梢头的一花蓄开放,淡红色的花脱掉而成白色的花,像被胭脂水粉浸染似的。被对方多情带来的痛苦的折磨,精神不振,简直像度过一年时光似的。夫妻二人跑遍长廊,还各自独坐回廊,已是「月笼云暗重门锁」的深夜。

        注释 1雨霰(xian):细雨和雪珠。苏轼《蝶恋花·徽雪有人送》词:帘外东风交雨霰,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2经:曾经,已经。3泼火:指寒食节,寒食节时下雨称为泼火雨。《遁斋闲览》:「河朔谓清明桃花雨曰泼火雨。」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唐彦谦《上巳》:「微微泼火雨,草草踏青人。」4巷陌:街坊。5香蕾破:芳香的花苞绽开了。6胭脂涴(wo):胭脂浸染。韩愈《合江亭》:「愿书巖上石,勿使泥尘涴。」7被(bei):表被动。8折挫:折磨。9厌厌:精神萎糜貌。陶潜《和郭主簿》之二:「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十浑似:简直像。?年时:一年时光。史浩《千秋岁》:「把盏对横枝,尚忆年时个。」?个:语助词,相当于「的」。?还(hai):依然,仍然。?月笼:月色笼罩。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云暗:云层密布。

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赏析

        这首词是写苏轼与王弗的生活景象,寄托了词人对妻子深深的怀恋。

        上片,回忆夫妻清明节前后美好生活情趣。「雨霰疏疏经泼火,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写东坡观看王弗等妇女秋千游戏。「雨霰」,「泼火」点气候;「清明」点时间;「巷陌」点地址。这个秋千游戏,不免含有一丝春寒气息,十分宜人。同时还看到另一种景色,即「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所写的杏花绽蕾的景色。一个「香蓄」「破」开了,杏子由胭脂一淡红一白色,美丽极了。这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值得深深留恋。

       

        下片,回忆夫妻长年的多情苦恋。「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写夫妻的多情。多情一苦一折挫一病绪,像链条一样,套住这对年轻的夫妻,情感「折挫」难熬煎,度日简直如度年。「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写夫妻的苦恋,是通过一个典型的生活细节的刻画来完成的。「绕邀回廊」,荡气回肠;独坐长廊,春心荡漾;「月笼云暗重门锁」,宁静夜色绘遐想。这是一段深沉的回忆,丝思缕情尽在不言中。

        全词运用回忆之笔,重现了东坡夫妻两次典型的生活情趣画面,将多情苦恋的夫妻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多情变苦,苦恋成病,度日如年,是本词的中心题旨。

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创作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五月后。当时,东坡还朝,除判登闻鼓院,专掌臣民奏章。五月二十八日,东坡元配王弗逝世,作这首词以怀念妻子。

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鉴赏

        「雨霰」,细雨冰冷。稀疏貌。(唐)贾岛《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夕阳庭际眺,槐雨滴疏疏。」「泼火」即泼火雨。旧俗寒食节禁火,这几天下的雨叫「泼火雨」,也叫「清明雨」。(唐)唐彦谦《上巳》诗:「微微泼火雨,草草踏青人。」「涴」(wo),污泥著物。「折挫」亦作折锉、折磨,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许掾年少时,人以比王苟子,许大不平。时诸人士及林法师并在会稽西寺讲,王亦在焉。许意甚忿,便往西寺与王论理,共绝优劣,苦相折挫,王遂大屈。」用此典以王遂暗指王朝云。

        「厌厌」典出(宋)柳永《定风波·伫立长堤》:「厌厌病绪,迩来谙尽,宦游滋味。」「算孟光、争得知我,继日添憔悴。」柳词引用《后汉书·逸民传·梁鸿》「举案齐眉」的典故:陕西扶风人梁鸿与妻子孟光到霸陵山中隐居,后流落山东、迁居到江苏,给一个叫伯通的大方人家做大米生意。每次回家,妻子为她准备好饭菜,不敢在梁鸿面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看到后认为梁鸿不是凡人,不再让他干那些杂事。梁鸿闭门著书十余篇。一日,梁鸿生病困乏,对主人说:「以前延陵季(子)先生将儿子安葬在嬴博,没有回家乡,请不要让我儿子带着我的尸骨回家。」说完就去世了,伯通将其安葬完毕,妻子回扶风老家。「举案齐眉」后泛指夫妻相敬爱。

        柳词本来写自己生病, 苏东坡 则写老妻「孟光」生病:绍圣二年清明节后,王朝云已经病绪厌厌,院子里的秋千再也没有用过,身上也没有以前的香味了,粉红的脸色变得苍白,就像涂上污泥一般,总是一个人坐在回廊里落泪,脸上总是阴沉沉的,「苦被多情相折挫」,是因为多情遭受折磨搞成这个样子。

        诗词作品: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诗词作者: 宋代 苏轼 诗词归类:孤独、感伤

人生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什么意思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出自《蝶恋花·春景》。

       蝶恋花·春景

       宋代: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怛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这首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依据《全宋词》所载的顺序,此篇当于苏轼被贬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时所作。

       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可是却总被“无情”所恼。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苏轼《蝶恋花》全文赏析

       指男女之间没有必要死守一方,可以爱的人或值得爱的人很多。

出自:宋.苏东坡的《蝶恋花·春景》

原文: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怛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赏析:

       《蝶恋花·春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表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已的情感不为人知的烦恼。上阕写春光易逝带来的伤感,没有拘泥于状景写物而融入自身深沉的慨叹。下阕写得遇佳人却无缘一晤,自己多情却遭到无情对待的悲哀。全词词意婉转,词情动人,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苏轼《蝶恋花》全文赏析

苏轼的《蝶恋花》是一首思念家乡的词作。下面我们为你带来苏轼《蝶恋花》全文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蝶恋花

宋苏轼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词语解释

1屏帏:屏,屏风;帏,床帐。

2衣袂:衣袖。

3衾:被子。

4玉漏:古代计时器。长如岁:度夜如年。

5衣带渐宽:指人因忧愁而消瘦。

6新书:新写的信。

原文翻译

昨夜的秋风好似来自万里之外的家乡。月亮攀上了寝息之所的帷帐,冷气透入人的衣袖。在异乡作客的我抱着被子愁得睡不着觉。更哪能忍受漏壶一滴滴的声音,越发觉得长夜漫漫。

寄居他乡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梦里醒来凄绝伤神,一觉醒来满面都是相思的泪水。衣带渐渐宽松,不为别的什么。只为新到的书信,又平添了许多憔悴。

创作背景

此词《总案》与《编年录》失载,朱本、龙本未编年。考公凡秋中为客者七,惟元丰八年乙丑(1085)由常州赴登州,九月经楚州遇大风一次,最与此词相符。《文集》卷五五《与杨康公三首》其三写于赴登州途中,云:“两日大风,孤舟掀舞雪浪中,但阖户拥衾,瞑目块坐耳。杨次公惠酝一壶,少酌径醉。醉中与公作得《醉道士石诗》,托楚守寄去,一笑。某有三儿,其次者十六岁矣,颇知作诗,今日忽吟《淮口遇风》一篇,粗可观,戏为和之,并以奉呈。”又,《文集》卷七一《书遗蔡允元》:“仆闲居六年,复出从士。白六月被命,今始至淮上,大风三日不得渡。”这与词中“秋风来万里”、“羁舍留连”甚合,故编元丰八年乙丑(1085)九月,作于楚州。邹王本从之。

全文赏

此词写的是一个“愁”字。

为何而愁?乍看是秋风冷月触动了离人的乡愁。秋风、明月是容易触发乡愁的,不过读完全词才知道几乎被词人瞒过,原来激发词客乡愁的,并非秋风明月,而是思妻之愁。

其愁若何?答曰:”有客抱衾愁不寐“ 。“羁舍留连”、“梦断魂销”、“衣带渐宽”,都是写愁,但都不如“抱衾不寐”深刻形象。

“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中“长如岁”三字又生动地表现出词人对与妻子相见的期盼,怨时间过得太慢。

“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这里用“相思泪”来抒写思妻之情。

“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此句尤为抒写了羁旅思妻的感伤情怀,为相思而憔悴消瘦。“新书报我添憔悴”,妻子近日来信,说她因思“我”而一天比一天憔悴!说月能“冷透人衣袂”,说“玉漏长如岁”,是无理的,但却合情。另有龙注引简文帝诗,仅出“衣带宽”意,没有联系两句词的上下文意笺释。按此处词意当从柳永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中脱化而出,况且,“衣带渐宽”、“憔悴”等字面也有关连。

月冷、夜长,用今天美学术语来解释,是一种移情作用。文学大家其风格是多样化的。苏轼写豪放词,亦间写婉约词,此词风格即属于后者。

拓展内容

苏轼《蝶恋花》阅读题及答案

蝶恋花

苏轼

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 绿水人家绕 中的 绕 字,有的版本写作 晓 。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3分)

(2)俞陛云在《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 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5分)

答案:

(1)1 绕 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2 晓 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只答 绕 字好或 晓 字好,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只从字音角度来比较 绕 和 晓 的,言之成理,给2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2)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5分)

1同意。起句 花褪残红青杏小 ,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 天涯 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 絮飞花落 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2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 又 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 芳草 在古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 天涯何处无芳草 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 絮飞花落 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每种答案,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语言通顺,给满分。只答 同意 或 不同意 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好了,今天关于苏轼《蝶恋花》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苏轼《蝶恋花》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苏轼《蝶恋花》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